新疆游之中华福寿山:自然与历史的交融

作者刘雄2025-04-18 19:35:59
原出处:魅力潇湘网
阅读:

  听导游说:中华福寿山风景如画,历史底蕴深厚,我便背上行囊,踏上了这场充满期待的探秘之旅。

  刚踏入中华福寿山景区,清新的空气便扑面而来,带着淡淡的草木香气,瞬间驱散了我旅途的疲惫。

  连绵的山脉似一条沉睡的巨龙,横卧在天地之间,山上茂密的森林宛如一层翠绿的绒毯,将山脉装点得生机勃勃。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,洒下细碎的光影,仿佛为这片山林铺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。

  导游给我们规定了游玩时间是两个小时。

  导游告诉我们:“此景区分两个景观,左边的山道有些险陡,有些地方的峭壁处都是垂直的,对我们这些都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来说。不建议你们游左边的山,另外,左侧山上的玻璃栈道,是收费的,若是你有谁想挑战一下的也可以的,山上有一个道观,可能也不让进去!所以,我不建议你们到左边的山。而右边的山呢!我们要看着前面的木栈道首先向右走!再按着栈道向上行走!原道返回。”

  听导游讲完,我和妻子便出发了。

  在沿途的小草原上,有很多马匹在吃草,还有很多的当地人在利用这些马匹做生意,游客可以骑马上山,但得付一定的费用。

  上山的路,是用木板修建的木制栈道,从入口处走过去,过一座软桥后兵分两路,右手一路,左手一路,你无论怎么选择,均可抵达山顶。沿着蜿蜒的山间小道前行,潺潺的溪流声传入耳中。

  循声而去,只见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在乱石间欢快地流淌着,溪水清澈得能看见水底的沙石和游动的小鱼。溪水撞击着石头,溅起一朵朵洁白的水花,似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珍珠。

  导游说:这里生长着60余种各类野果,以野苹果、野樱桃李、野杏、野山楂、野核桃为主。除了迷人的自然风光,中华福寿山还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。

  这里曾是道教的重要传播地,据记载,公元1221年,道教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道长随成吉思汗西征,途经伊犁时曾在此讲道、练功。清朝时期,这里更是成为新疆最大的道教活动场所,清政府出资委派道士张半仙筹建了37座神龛,庙宇依山而建,庙庙相连,环绕在福寿山腰。虽然如今大部分庙宇已不复存在,但遗址仍在,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当年的辉煌。

  在山中漫步,我遇到了不少当地的牧民。

  他们热情好客,脸上洋溢着淳朴的笑容,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人情味。

  与他们交谈中,我了解到了许多关于这片土地的传说和故事,也更加深入地领略了这里的风土人情。

  这片神奇的土地,既有大自然赋予的绝美风光,又有悠久的历史文化。

  这次中华福寿山之旅,虽然没有导游说的那么漂亮,但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历史的厚重。我想,这就是旅行的意义吧,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,不断发现美好,收获感动 。

作者简介

  刘雄,湖南新化人。笔名拂晓、刘家湾。中国民主促进会、中国散文学会、中国诗词家协会、中国武术协会、中国教育电视协会、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。民进新化工委委员、新化县政协常委,中国教育电视协会理事。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《少年陈天华》《腊梅花》、散文集《风飘的岁月》《拂晓》《永不消逝的记忆》《且行且歌》、诗歌集《梅山雁语》、理论文集《过来人语》《资江夜语》《写作文不求人》。

编辑: 刘菲菲
相关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