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风化雨,润物无声;师者智慧,大爱无疆
4月12日、13日,娄底市“汇聚名师智慧 共筑教育新高地〞娄底名师大讲堂,在娄底市星星影剧院举行,经过两天的学习,感触良多,受益匪浅,名师们带来的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,深深的震撼了我,进一步明白了教育的方向, 深切感受到了名师的引导作用,决心学好教育本领,真正站在全面育人、终身育人的角度,从事教育工作。
第一场是刘大春老师关于《教研创新与课堂管理行为改进》的讲座,刘老师用他风趣幽默的语言,形象、准确的字体表达和略带四川口音的普通话,生动形象地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关于班级管理的学习盛宴。
以接纳为目标
他强调语言需拉近师生距离,通过积极性、建设性语言代替消极性、破坏性的语言,使用“3+X文明用语”:以“您好、谢谢、请”为基础,结合具体情境补充其他礼貌用语(如“对不起”“没关系”),增强语言的可接受性,避免否定式质问(如“你怎么又迟到?”),改用询问式(“今天迟到有什么困难吗?”)或体谅式(“我知道你可能遇到了特殊情况”)。
他主张以同理心为基础,倾听需站在学生立场,以平等、尊重的态度接纳情绪,而非仅关注事件本身。例如通过注视、点头、微笑等非语言回应传递关注。同时,主张老师注意“理性情绪”调控,教师在倾听时需控制自身情绪,避免因主观判断打断学生表达,通过耐心倾听减少冲突,在讲授的过程中,刘老师举了很多生动有趣的例子,以自己的亲身经验,告诉在场的老师语言艺术的重要性。
听了刘教授的讲座之后,我深深感受到了课堂管理的重要性和课堂语言艺术的重要性,刘老师用鲜活的事例,风趣幽默的语言,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教研创新与课堂管理行为改进的大门,受益匪浅。
第二场是杨四耕教授的《学习途径与课程设计》,杨教授首先引用了美国戴维.波姆整体性与隐缠序的理论,指出理论是一种洞察察,而不是存在本身。真理是相对于上下文而言的。核心观念是破碎性、整体性和显析序、隐缠序的理解,我们对教育的了解是很局限的,学校课程是整体的,包含看得见和看不见的,要了解显结构与隐逻辑的内在关系,要理解点要素与流模式的关系,主张鼓励是最好的教育。我们对教育的了解是很局限的。
杨四耕教授极具思辨性的讲座让我耳目一新,思想的高度和深度瞬间就提升了,让我们站在哲学的角度来思考我们的学习路径和课程设计。
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詹大年教授的讲座《好的关系,才有好的教育》,詹教授原本是一个公办学校的教师,后来自己辞职在昆明创办了丑小鸭学校,专门招收问题孩子,有近3000名的问题在他那儿重新收获成长,认识自我,重新融入社会,我认为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。
我们当老师的都知道,问题孩子是每一个学校、每一个家庭丶每一个班级最头疼的孩子,我们也知道每一个问题,孩子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问题的家庭或者问题的父母,孩子本来就是无辜的。
詹老师认为,人是关系的动物关系,关系是人类的一切,语言可以构建关系,语言也可以破坏关系,所以,我们教师的语言特别重要,教育是好的关系不是管控一个人如果没有构建关系的能力,那么学历再高也没有用。詹老师在这里举例说明,一个人失恋不是因为失去了人,而是因为失去了关系,只要重新构筑一段关系,就会解决这个问题,我们认为的“学习问题”其实不是“学习问题”,而是“关系问题”,认识了这一点,很多事情可以迎刃而解。
詹老师还举了自己与孩子可可的故事,告诉我们学会倾听才能知道孩子内心的想法,有些时候需要中立“装傻”才能延续关系,只有延续了关系才能延续教育,听到这里我不禁热泪盈眶,这是一位多么好的老师啊,就像一个温暖的太阳照亮孩子们的世界。
詹老师又举了一个他和月月的故事,让我们知道一个学生辱骂老师他肯定是遇到了问题,我们需要调查研究,同时要给予足够的关注,不能与之产生情绪对立,每一个“问题”的背后都是未被关注未被满足的需求,解决需求,而不是解决问题,只有需求解决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。治愈比教育更重要,温暖是治愈一切的力量,我们老师应该给孩子带来一辈子的安全感。
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啊!真的是以光的力量影响孩子们,用他的温暖保护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,我一定要向詹老师好好学习!
第四位出场的是长沙仰天湖集团的刘菲菲校长,她用生动有趣的事例、相似的资料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家校共育,双向奔赴共赢的美好画面。他认为,新时代的家校共育就是敞开思想,敞开心扉,敞开课堂,敞开舞台,和家长共同打造学习的环境和氛围,有爱才会有关系,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。
同时,她还举了台湾一位老师的例子,这位老师在面对一个特殊孩子的时候,永远用了一句“凯恩慢慢来,我等你”,既温暖了当事学生,又给其他孩子起到了一个积极的引导作用,刘菲菲校长认为教师的表现就是一种教育的态度,这不禁让我们每一个人陷入了深思。
刘校长还认为小学是基础教育的起点要给孩子最美的童年,也给他们人生最坚实的起步,她们学校有了一套更加全面科学的孩子的评价系统,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。
阳光明媚,最美人间四月天,这四位教育专家,为我们带来了让我们耳目一新的教育理念,学会了用温暖和爱关心孩子,让我们积极反思自己,反思我们的学校和家庭的不足之处,醍醐灌顶,让我们得到了一次灵魂的洗礼。
我们每一个教育者就应该牢记我们自己的教育使命,我们是来教化育人的,应该以人为本,平等、温暖的对待每一个学生,这样的教育才有意义,我们应该不忘教育初心,把这世间最真、最善、最美的一面呈现给孩子们,一个只有被温暖,被善待的孩子,以后才有可能温暖、善待他人,才有可能共同构筑我们的美好社会。
春风化雨,润物无声,感谢教育大师们给我们带来的引领;师者智慧,大爱无疆,我将追溯教育本真,不断向大师们靠拢,以教育家精神引领自己,鞭策自己,书写更美的教育篇章!
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春华学校 张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