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星乌云茶,春香醉天涯
4月6日,我应邀参与娄底市政协原副主席、正厅级干部、著名茶叶品茗专家陆家康、湖湘著名作家、民间考古学者安敏、娄底市知识产权保护专家刘昕、视频网红并湘耀农业董事长赵可清等人的深春品茶活动,而再次“梦回”乌云山。涟源市乌云山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龚梦辉,以他“娄底最美的茶园、最绚烂的樱花、最洁白的梽木”和显著好于往年首茗的“鲜爽”高香味道,迎接着我们的到来。
此次“茶旅”,其实就是一次探寻“乌云山”的翠绿与樱花锦绣密码的行程。当我们“一进园心便安稳了,而是一条由樱花、桂花、梽木花构建的边界线”。置身其中,一种茶香清纯之气扑来,悠远而浑厚。顿觉被绿色浸染的时间好像明显地放慢了速度,犹如蒙太奇般的慢镜头,人就一下不急躁了,可放下心来把盏茶叶从茶园到茶桌的每一个动作都弄得清楚楚,让每一次茶芽的浮动,每一缕香茗惶茫,每一次心绪的翻滚,都有着“满目翠绿百里香,七星春色乌云冈;千顷碧波万朵花,一艳占尽好春光”的万芽怒展与大美无疆;将春天之美演绎到极致;把七星街乌云山的集体舞跳成春天的大合唱,让春之声响彻云霄。
因每年清明前后,乌云山茶叶总是翠密而辽阔着。尤其还有如诗般的樱花、若飞雪般的梽木花以及茶香烟雨的滋养,使得龚梦辉的容颜笑齿愈发“坚强”;他还时常站在香樟树下“徘徊云雨”,思绪纷飞,以把“弃煤种茶”转发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,使得茶产业自动化生产线“风起云涌”地转动起来,力争每年产量营收增长20%。
陆家康主席从《茶经》“好茶生烂石”的理性认知哲理出发,慢条斯理地给我们讲述着“乌云茶”为什么如此好喝的原因。他说,《茶经》自它问世开始,即标志着中国茶已然进入全新境界的知识体系:已然从茶单纯饮用转变为品饮,已然从普通习惯爱好上升至人的修养和文化。陆羽所倡导的艺术性地饮茶,并创造出包括烤茶、醒茶、烹汤、茶具、品饮等系列流程;且将精神融入茶事的每个环节,将饮茶当作提升品德、陶冶情操的途径。作为原本只是山野普通植物的茶,从此而摇身一变,成为人类承载精神文明的“茶为国饮”。
《茶经》曰,“茶人家道前行,天下益知者皆饮矣”。宋人梅尧臣诗云:“自从陆羽生人间,人间相学事新茶”。而今,陆羽《茶经》就像一把钥匙,已然打开中国千年茶文化大锁,影响深远,直至未来。
乌云山“烂石“茶,有着别至的清静幽深,尤其它“淡泊空灵”的真味,特有的清泉浇灌、空山幽茗、细雨深潭与“山静鸟谈天”。一杯茶茗由浓转淡,犹如人间冷暖。当遭遇战乱的蚩尤在山上观瀑悟禅,让扶向阳“官场”不失意、“情场”不失态,可游月光岩、可漂流湄江、可居渡头塘、可过大江口、可品仙茗红。喝下一杯又一杯,且以“但见杯茗九州同”的壮志豪情,高歌一曲,一生至义,惟茶是举。
乌云山茶业,现正以疏朗“构图”描绘着“茶旅融合”的场景。让茶女风姿绰约,土鸡膘肥体健。其“人在草木间”的满山生绿,将桥头河旖旎春光藏进“背篓”的绣纹里,以将“水桐花”的光芒四射转译成回甘无穷的汤汁;这前提是有乌云山“烂石”的浑厚,有“洪家山”雨后的澄净,有七星街空灵湿润的洇痕。这也正是其“樱花归去茶更香”的传奇写照。
总之,乌云山有着最原生的生态环境,最深刻的生命体验,最美好的晨曦时光。可让我们在这绿荫最浓的清明时分,放慢脚步,让心灵沉浸在这绿色的梦幻中飞翔,让生命在最温暖的“茶颜悦色”中成长。
作者 杨建长